节段性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8/5913686.html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延续6~8周,中耳炎症未愈者就可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或渗出液,亦可为黏液。由于患者病情迁延数年,中耳腔内积液渐被吸收呈黏稠状,类似胶水样,医学称“胶耳”。临床症状表现为:听力下降,耳痛,耳鸣,耳闷,鼓膜切开吸出大量较黏稠,似胶水样分泌液。分泌性吸出后,患者感听力明显提高。
一、为什么会得分泌性中耳炎?
耳朵分为外、中、内耳,中耳腔通过前内侧的咽鼓管通向鼻子的后方,也就是说咽鼓管是连接耳朵和鼻子中间的一个管道,它较重要功能就是保持中耳腔和外面的压力平衡。当感冒或其他原因导致咽鼓管不通畅时,中耳腔内的空气就会被人体逐渐吸收掉,耳朵就开始发闷、甚至积液。
二、分泌性中耳炎会有哪些症状?
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他们不会表达,所以家长较先发现的是孩子听力筛查不通过或者对声音反应不灵敏。一些小朋友,有些会自己告诉家长听不清声音,有些则是家长发现叫他(她)不答应或者看电视时电视播放声音比以前增大。
在成人,较先感觉到的就是耳闷和听力下降。耳朵内像塞了团棉花一样,也像洗澡耳朵进了水一样,闷闷的好难受。自己讲话像被蒙在鼓里,声音很大却出不去,听别人讲话又听不太清楚,需要别人大声说话或重复讲才能听清。也有很多病人会伴随耳痛、耳鸣等不适。
三、得了中耳炎该怎么办?
首先要看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炎症引起的可以应用消炎药、粘液促排剂使炎症消退、分泌物排出;注意!发病部位在鼓膜内侧,而鼓膜是完整的。所以这个时候,任何滴耳液都会被鼓膜挡在外面,起不到消炎作用的!
医院的医生温馨提醒:患者不能盲目治疗,先找清病灶根源是关键,应经过精细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因素,然后进行专业的治疗。疾病不容小视,应该引起人们足够大的警觉,及早治疗是关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